孟加拉成衣工廠大樓倒閉的事件,造成1100多名勞工罹難。這件事似乎喚醒了人們對於受契約束縛的勞工階級及報酬過低工人的重視與不安。媒體也相繼報導了勞工權益在成衣業被忽視的原因,許多服飾公司的企業倫理在這一波的事件中備受大眾的質疑,連股市也連帶受到影響。

這其實是一個自由貿易市場運作之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所產生的反例。企業往往不斷要求製造商降低成本,以獲得更多利潤;而在消費端,消費者則習慣不斷要求折扣,買到最便宜的商品。因此,為了能夠販售極低價的產品,企業還能獲得利潤,中間往往犧牲的是勞工的權益、甚至是我們消費者自己的權益,如同近幾年在市面上爆發出的塑化劑、假油事件亦然。
其實在天平的另一端,有種不同的貿易方式-公平貿易,也許能夠在這樣的困境中提供不同的選擇。每一年的十月是國際公平貿易月,公平貿易月的設立便是希望能夠讓消費者了解購買公平貿易產品背後的原因,為什麼公平貿易能夠讓一切變得不同?為什麼公平貿易如此重要?
試著想想,如果今天有兩件襯衫同樣是印尼製造,一件標價14.99美元、「名設計師品牌」,另一件標價25美元具「公平貿易」認證,你會選擇那一件呢?為什麼看起來似乎相同的兩件襯衫,會有這樣的價格差異?以下的七個原因也許能夠幫助妳做選擇。
公平貿易能夠幫助權利被剝奪的工人
一件25美元並具公平貿易認證的襯衫能夠確保縫紉這件襯衫的生產者是在合作社或是自己家中工作。合作社通常是位於生產者們所居住的村莊中,他們能夠獲得合理的薪資,也能夠負擔得起孩子們上學的學費與制服費用。婦女也能夠被賦予決定權,生產者們通常在一個開放的場域工作,並且自行從同儕中選出領導者。對於社區的發展,每一個人也都擁有發言權與投票權。公平貿易組織會提供社區基金讓生產者們用於社區所需,可能是醫療、教育甚至是電力設備。而為了確保所有的運作是符合公平貿易規範,稽查員也會定期到每個社區檢視這些設備及環境是否安全。
然而,自由貿易,很多時候會使勞工權益被剝奪
一件14.99美元的襯衫通常是在印度、孟加拉、越南或中國或是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婦女甚至是兒童縫製的。而她們可能一天僅僅拿到幾美分的工資,卻經常要工作12至15小時,勞工們通常要離家很遠去工作,由於一週要工作七天,很多人常常無法回家。他們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沒有管道獲得醫療資源、甚至也沒有辦法使用乾淨的空氣水源,更遑論有任何機會去享受我們所謂的—生活。然而,一件用這樣方式製作出來的衣服,成衣公司也許只付了生產者僅僅2或3美元,然後在上市前貼上了25美元的價格標籤,而後更成了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特價14.99美元」的ㄧ件衣服。
公平貿易不僅僅帶來好的產品,更是賦權
公平貿易讓這些開發中國家的生產者能夠有機會製作屬於自己的產品並且獲得合理及公平的薪資報酬,公平貿易能夠讓這些生產者有機會規劃自己的未來,負擔兒女們的教育費用,共同為社區發展努力,並為他們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
公平貿易的起源
公平貿易開始於1946年,Edna Ruth Byler女士從波多黎各的低收入戶婦女及歐洲流離失所的人們進口他們製作的手工藝品到北美開始,這是北美第一個公平貿易組織,也是美國第一個公平貿易零售商店- Ten Thousand Villages的創立起源。
公平貿易組織禁止使用童工或強迫勞工
公平貿易這個運作模式讓許多婦女與兒童從奴役制度、性工作者及被迫的勞工制度中逃脫出來。這些生產者因此能夠重新獲得職業訓練及教育的機會,他們的生活能夠再度向前邁進,這些無論是身體、精神上有缺陷或是在社會邊緣的生產者,都能夠帶著自信學習新的工作技能,為自己的生活努力。
公平貿易能確保生產者有安全及友善的工作環境
公平貿易的多數生產者能夠在家中、或村落裡的工作坊中工作,不需要離鄉背井;同時,不會有強迫的童工加入生產。公平貿易的農民使用對於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栽種植物,公平貿易的生產者們則被鼓勵使用天然甚至是回收的材料減少在製造過程中對於環境造成負擔。傳統的工藝技術也獲得被保存的機會,並能夠傳授給下一代。
公平貿易建立了一個長久友善的夥伴關係 無論在供應商和生產者,或是生產者與消費者間,公平貿易所建立的夥伴關係是長久、持續且對等的。消費者能夠清楚地瞭解所購買的產品由誰製作、從何而來,瞭解生產者的背景及文化,生產者們也能夠驕傲地發揮自己所擅長的工藝技術,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產生了一股更友善的連結,世界的另一端不再遙遠。選擇購買公平貿易的產品,可以看見學習不同文化的工藝技術,每一個產品背後也都代表了一個家庭的生計、教育正一點點地被改善。
繭裹子也一點一滴持續累積我們對於公平貿易所作的努力,每一年持續開發更多的產品,目前合作的夥伴已達到19個國家、超過50個生產組織,我們希望能夠讓更多需要幫助的邊緣弱勢家庭的生計、孩子們的教育,能慢慢被改善。也許力量還很小,但繭裹子會繼續努力!
所以,一件標價14.99美元與另一件標價25美元具「公平貿易」認證的衣服,你會選擇那一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