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廢棄物的未來


根據英國的衛報資料:「目前在英國所有城鎮和工業區的垃圾量加總起來,都還不及那些已經被掩埋在英國人民腳下的垃圾量」;也以全世界的概況來看,仍有很多國家也是用掩埋或焚燒的方式來處理所製造出來的垃圾量。但是掩埋或焚燒真的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嗎?

垃圾焚化爐 – 幫你吃掉垃圾,卻也吃掉了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資源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台灣對於垃圾處理方式的演進,在1984年以前,到處可見家戶隨意丟棄垃圾在路邊或河堤邊,促使政府在1984年時訂定了「都市垃圾處理方案」,主要的處理方式是協助各地方建設一個垃圾掩埋場,但在該年也發生了內湖垃圾掩埋場火災事件,因此台灣開始建造第一座垃圾焚化廠。在1991年時,由於焚化技術日漸成熟,政府也訂下了「焚化為主、掩埋為輔」的垃圾處理政策。至今台灣共有24座垃圾焚化廠,另外有2座是沒有在運作的,每天總共可以處理24,650噸的垃圾,在這樣的演變之下,我們成為了全球大型焚化爐密度最高的國家。

但有沒有想過,當我們建造了焚化廠,同時也意味著要用垃圾來餵養它?根據統計,每一個焚化廠被建造後,至少需有將近50年的時間去餵養它,才能達到它存在的經濟效益。也再試想一下,也許在這一堆堆的垃圾或廢棄物中,有其再利用的價值?然而我們卻只選擇用最快速的方式去處理掉它,未免可惜。

挖出那些舊有的廢棄物,可以做什麼?

有鑑於焚化廠本身也會製造出一些有問題的廢棄物(例如:甲浣)和灰渣,目前歐洲國家已有反思並且提倡將舊的廢棄物挖出來,將之轉化為可再利用的物料或能源。英國Advanced Plasma Power (APP)公司已經有用新科技研發出來且具有回收分類功能的機器設備去取代焚化爐,將過去的廢棄物挖出來後,轉化為可以用在建築上的材料類或是電力、可燃氣、媒氣、汽油等等的能源類。一台這樣的機器設備,在每一年所製造出的瓦特數,預計將可以供應英國6,750-9,000戶人家的電力。但目前仍有技術上的問題需被解決,因為在這樣的轉化過程中,還是會有灰燼產生,該公司正在做更進一步的改良。

另外,在比利時的法蘭德斯也有成功地做了一個試驗,他們將廢棄物挖出,並且做好分類,在這之中就發現有45%的舊有掩埋物是可以再被利用的,包含了上百萬噸的金屬、玻璃、紙類、木頭、紡織物等等,都被轉化為可以產生能量的物質。

零廢棄物的時代

目前在歐洲已經開始朝「零廢棄物時代」的目標努力,根據定義「零廢棄物」乃是指最終不要有那麼多的垃圾被丟棄在掩埋場,而在我們丟棄廢物之前,請先想想它是否可以被回收利用呢?若可以的話,必須避免它被隨意浪費丟棄,而是使

它保持在一個可以被再利用的高價值狀態,讓所有資源在我們經濟體系的運作下有其最好的流通循環率。

義大利的Capannori城鎮在2005年時,原有60%的垃圾是要被掩埋的,但當地政府採取一個警告的方式去讓民眾了解焚化廠所會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本身會製造出有害的放射性物質外,也會燒掉一些可以轉為能源的物質。藉由教育民眾正確的觀念和提供一個嚴謹的計畫表去做廢棄物的回收和分類,該城鎮成功地創造出80-90%的回收率。

公平貿易的十大原則之一: 維持生態與環境永續發展

要達到零廢棄物的目標,除了靠新科技所研發出來的機器設備取代焚化廠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對於資源使用的正確觀念與珍惜,將會攸關到我們會製造出多少的廢棄物。身為友善環境的設計師,我們沒有像工程師般有著專業知識去研發新科技的機器設備並將廢棄物轉化為再利用的能源,但我們可以在產品的物料上有所選擇,例如使用回收布料、回收玻璃、回收金屬、回收水袋等等;而在接下來,也將會有來自肯亞用從海洋中回收回來的夾腳拖所製成的「海廢動物」。另外,在產品的實用性、耐久性與品質上,我們也盡力做到最好,讓使用回收物料所製成的產品壽命可以持久,希望透過好的設計產品與回收物料,來鼓勵大家一起對環境負責任。

#公平貿易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