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回歸生活的根本/陳芝羚


很多事情都是默默地慢慢地毫無預警滲透到內心當中,看似平淡卻又深刻影響著我的人生。

過幾天就要開始新的工作,回想這半年,前往歐洲的三個月,我想是一種逃,逃離生活中的平淡與工作上的原地打轉。原以為從歐洲回來後,會有什麼life-changing的重大改變,但體驗過三天三夜音樂祭,站在搖滾區聽著Death Cab for Cutie唱進心裡哭得淚滿面,草地、啤酒、煙霧繚繞的嬉皮生活;在旅途中遇到相知的人,夜晚映著月光走在雅典古城聊天的浪漫;

回到台灣後,心裡的某個東西還是無法解開,還是覺得迷惘,我無法保有旅行中的熱情,眼睛不再好奇閃爍,終究還是想逃,為了一種”活著”的感受而逃。而看到繭裹子在徵公平貿易旅伴的訊息時,就像及時出現的救生艇一般,立馬抓住機會逃往印度。

從來沒想過會在這個年紀來到印度,這個從書本裡、電影裡、朋友口中說出的美好又混亂的神秘國度。原以為不再為了旅行而興奮而雀躍,但這趟旅途中,所遇到的人與事都是觸動內心最深處的。

很多時候我們去拜訪生產者,他們都會看著我們感謝我們遠道而來,了解他們的生產過程,給予他們工作機會,但很多時候我是很慚愧的,因為我所得到的感謝其實是沾繭裹子的光,對於我來說他們給我的遠遠大於我付出的,從他們身上我學到的、體驗、感受到的多更多。

我覺得我擁有太多,而只有經驗過「無」,才能看見根本。斷捨離,很老套,但也很實用。而後,「慢」,才能體會之前因為急躁而忽略的東西,去珍惜身邊所有的事物,與更重要的人。

其實對未來還是迷惘,但透過每個選擇,選擇放下工作開咖啡店、選擇獨自去歐洲旅行、選擇印度與孟加拉的公平貿易之旅,選擇再出來工作,每一個選擇都讓我更接近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而世界也是一樣,透過選擇,你可以透過信任的公平貿易組織與商店購買,讓生產者擁有一份合理的工作、權益、教育,甚至是更好的生活,也土地環境回歸大自然原有的樣貌,不受人為污染與傷害。

生活在他方,外國很美、旅行很美,但如何把旅行得到的養分帶回日常生活中,實踐在自己的人生裡,才是重要的課題。體驗一切荒蕪與重生後,好好生活成為我最想做的事。

#1 織布

印度與孟加拉,都是色彩與圖形運用到讓人歎為觀止的國度。長長的布一裹即是衣服,而這塊布的構成可以是木刻印、絹印、刺繡、依卡織、藍染、蠟染,各種技法可單一可混合,搭配不同的圖案不同的顏色,創造出千萬種的美麗的布料。

拜訪生產者的過程中,常常會掉入時光隧道,回到只在電影片段見過或書本描寫想像中的遠古,曾經著迷地看著老奶奶整頓著團團的棉線,透過手搖器具捲成一個個的線圈。旋轉的過程飛散著棉絮,透著光像是點點繁星,奶奶身上紗麗的顏色、手的紋路、光影的變化、空氣與氛圍構成一幅完美的畫。這裡也保留了一台台的飛梭織布機,遠遠地就可以聽到節奏快速的敲打聲,一經一緯交織成一匹匹布料,古老的工藝技術,很日常,但對於我卻是個儀式般的魔幻時刻。

在工業化的社會中,能保有手織布的傳統著實難能可貴,因為只要在既有的織布機上裝上一檯機器馬達,立即替代掉人力,看似經濟快速,但也多了環境污染,犧牲掉村民們的工作機會,唯有傳統手織能呈現的技法與質感也逐漸消逝。走進一間間擺著滿滿織布機的房間,偶爾才能從縫隙中看到小小的身影正努力地敲打出亦或鮮豔亦或複雜的布料樣式,而其他大多數的織布機,則像被遺落般,留著殘線,靜立在陽光中,古老地、永久地。看著那些有著美麗紋理、日常使用痕跡的器具佈滿灰塵,還是覺得可惜。

#2 親自拜訪生產者的重要

在旅途過程中,Liz與Vinka非常強調實地拜訪生產者的重要,剛開始我的想像是當然實地走一趟會是最好,但如果沒有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因為可以靠認證來把關。但隨著旅途推進,走訪的生產者多了,就可以看出哪些組織、生產者是真心在對待公平貿易,哪些是掛羊頭賣狗肉。

孟加拉的交通非常的亂,有一天我們坐了幾小時的車去拜訪做木製品的生產者,抵達時已經天黑,我們穿越狹小的巷道走進一棟民宅,經過了一個個小房間,每間都是一個家庭擠著滿滿的人,有的在煮菜,有的在帶小孩,而其中一間是Showroom,更裡面則是生產的工廠,一進去就感覺很不舒服,也不像其他的生產者有通風的工作環境,更誇張的是,裡面的員工一看就是童工,完全沒有符合公平貿易的原則。當下很失望,也才了解實地拜訪的重要性。

在目前種種公平貿易的認證下,而相反地公平貿易組織Aspiration International創辦人Kapoor則有另一番見解,在他家做客的夜晚吃了很多也聊了很多,他認為只要他做的產品是好的、公司制度福利是完善的,他並不需要公平貿易認證去證明,你只要走一遭,不怕你看,因為他是認真在看待公平貿易這回事。他做生意講求的是對自己的自律,以及彼此的信任,是一位非常有哲理又風趣的長者。

#3 真誠待人

在孟加拉西北方的村落Rajshahi,離首都達卡九個小時火車的地方,我彷彿回到古代,一切都是那麼的原始、寧靜與純樸,早晨走在瀰漫著霧氣的泥土路上,經過一戶戶人家,這裡的人很喜歡刷牙,走在路上刷、蹲在雞旁邊刷、坐在橋墩上刷、一個人刷、聚在一起刷,很可愛。會說點英文的大叔熱情的打招呼,問我一個外國面孔的女孩怎麼會出現在他們的村落;還有一位年輕的男孩,看到我經過,出來自我介紹說他是村落的老師,因為這裡很少有外國人,所以想請我進去教室,跟學生們打招呼,我轉身過去看著八九位小學生笑嘻嘻地趴在窗邊好奇地看著我,而現在才早上六點多快七點,他們就已經在上課了!而且偷看了他們的數學考卷,好難!

清晨的散步像個冒險,村莊的人會好奇的看著你,但可以感受到是善意的,不過要小心,人群會越來越多,多到整個村落的人出來迎接你把你包圍!沒有誇張!

更多時候是孩子們笑嘻嘻地跟在身旁,大喊What’s your name? 當我報上名字,回問小孩們叫什麼名字的時候,他眨呀眨呀他的大眼睛還是一樣喊著What’s your name? 幾次後我才發現,原來他們會的英文就只有這句What’s your name? 但我還是很樂意回答I’m Jasmine. 住在這個村落大約一個禮拜,有天下午走在回guesthouse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叫了我的名字,回頭看是個小女孩,我訝異極了,他竟然記住了我的名字!我原本覺得孩子們都只是隨便問問,沒想到他真的有放在心上,用心地在對待每一個人。

#4

很久以前在繭裹子買了買一享一計劃的牙刷,現在竟然與繭裹子一起帶這那些「享一」的牙刷來到孟加拉,送給當地的小學生。太酷了!

#5 寧靜

在印度如此混亂、人口爆炸的地方,意外地我得到許多難能可貴的平靜,而Silence就是其中一個。它是印度聽障團體所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製作的產品主要有蠟燭、線香、飾品。我坐在旁邊看著他們製作蠟燭,用肢體語言一步步跟我講解步驟,一根根長蠟燭要從模具擺入燭心、灌蠟,而後取出,削掉粗糙的地方、過蠟,一切都在寧靜中進行,偶爾看著他們彼此用手語溝通,看著看著自己也靜下來。

無聲的世界像是真空般,感覺厚厚地、重重地,一切靜悄但飽含滿滿的能量,像是小宇宙,無需說明,只要感受。旅行的過程,發現語言其實不再重要,很多時候是交心,讓人暖暖的。

#公平貿易 #公平貿易之旅遊記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