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趟公平、公義的親眼見證 -29天的印度公平貿易之旅-林佳穎


如同以往;一踏進繭裹子,立即埋進世界各地而來的寶物中。雙手不停摸著、翻著、玩著,眼睛更如雷達般忙碌搜尋掃射,深怕有任何遺漏。偶爾抬起頭、自覺性防備著是否有緊迫盯人的店員;他們倒是悠哉悠哉窩在櫃檯裡,低著頭、雙手不知纏繞著什麼玩意,我也更放心自在。如停格在某樣商品上特別久,這時不知何時早在身旁等候的他們,才會開口說明每樣藝品的製作地點及方式,如交代履歷般清楚詳盡。

幾次的展覽、講座、市集、活動,經常遇到如游牧民族的倆位。他們不疾不徐扛著大包小包來到會場,一夜之間叮叮咚咚搭起魔幻世界。幾天後又敲敲打打將建材拆除回收,瀟灑離開。之後才知,他們就是校長兼撞鐘的創辦人-Vinka與Liz。

對於繭裹子長年於公平貿易領域上耕耘,早已有認知與肯定。更深的印象是有回晃到店裡,正好遇上其他組織寄來樣品。我興奮在旁摩拳擦掌,準備一開箱就要瘋狂點名預購。但真實的狀況卻是:

「手織帽,太小。口罩,掛線太短;台灣人可都不是鵝蛋小臉。側包,接縫錯了;這樣背起來不舒服。設計圖不是已交代很清楚嗎,溝通重做!」 Vinka與Liz接續攤開其他產品手繪圖,告知目前同時進行的設計商品;並也拿起剛到貨的公平貿易巧克力請我品嚐,敘述報關報品時遇上的種種困難。我才訝異眼前的每款商品,可不是那麼輕鬆簡單,攤開目錄、蹺著二郎腿選購即可。每樣商品從繪圖、設計、打樣、修正、生產,都得經過數十回的溝通與調整;進口時另有關稅貿易的各項細節需要安排,更別說上架後的陳列販售、銷售及庫存管理與推廣行銷。樣品確認後生產的商品,也會遇上與先前認定有所出入,而無法販售。簽好訂單,幾星期內就需預付部分金額給生產者購買材料。製作時間也以對方應許的時間為主,不緊迫盯人。因此一款商品等個一~二年才收到,都有可能。 對於工作中接觸不少原民工坊的我,心中開始產生納悶與疑問。過往將重點集中於包裝及行銷的作法,應該被重新檢視與思考。生產者除了薪資,還有什麼更為重要?資方應提供什麼環境與條件達成雙贏?實施已逾半百年的「公平貿易」,也許能為我的疑惑找到新方向;因而有緣成為此次公平貿易之旅的隨行者之一,前往印度取經。

-------------------------------------------------------------------------------

過往閱讀「公平貿易」的每個信念,紛紛躍出紙張,活生生於眼前展現。

Sasha Enterprise (started in 1978,Kolkata) http://blog.world-citizenship.org/wp-archive/2080

經過12餘小時的等候與飛行,終於在半夜抵達Kolkata(加爾各答)。深夜道路旁,重疊的人影行走晃動,散發著詭異的熱鬧。目光穿過漆黑,往暈黃的燈光下張望,這可不是自以為熟悉的夜市,而是無家可歸的遊民!窩藏於梯角間的人群,甚至還有嚎啕哭泣的嬰童。

帶著昨晚的衝擊,一早來到Sasha Enterprise。簡單招呼後,Vinka與Liz馬上攤開設計圖,討論衣服與布衛生棉的打版與製作。整齊的樣品室,擺滿編織、皮件、木作、鑄鐵、石雕…等來自各地工坊的藝品。組織的工作就是要於印度各地尋找仍保有傳統工藝的村落人家,將他們組織起來,再把產品整理完善、銷售各地。而提升生產者居住環境與經濟文化條件,已是各公平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無庸置疑。

我們從好幾堆圍巾山丘中,抽出幾條拍照。繽紛的布紋及印花,將炙熱陽光篩出一霧霧的彩暈;美到讓三位隨行跟班忍不住提出請繭裹子開個「公平貿易圍巾專門店」的建議。Vinka與Liz依舊淡定,繼續判斷哪些商品才能引進、或者如何抽取元素加以重組。

期待中,隔天前往孟加拉附近村落探訪陶瓷與手做編織工坊。陶工坊從塑土、製坯、墊拍、刮修、修飾、燒製、彩繪,一條龍生產。開片與冰裂的花紋朵朵開在碟碗盆甕中,技術了得;日本買家無不趨之若鶩。

撥開小道上頻頻騷著小腿的雜草,進到編織工坊。一群低頭縫紉的婦女,竊竊私語瞄著我們偷笑,打破原先的靜謐。禁不住她們的好奇,組織伙伴索性讓大家面對面坐下,開啟答與問的對談。閒聊中,得知這已是鄰近眾所皆知的工坊。申請者得先經過幾個階段的訓練,考核過就能正式開始工作。自給自足所建立的尊嚴,可從婦女清朗自信的雙眸中看到。 幾天後,組織也帶我們到其他村落工坊,從抽線、捲線、染布、定色、手工編織的源頭,見證自然無害的製作方式。 那天在工坊問答會最後,竟是應婦女們的要求,以哼唱台灣民謠與舞蹈表演收場。看來以後徵選隨行伙伴的條件,又多了一樣需會才藝表演的項目!

MKS (started in 1994,Kolkata) http://www.shilpangan.com

說到街頭那些無家可歸的遊民,MKS的經理開始泛起淚光、聲聲哽咽。對於大部分早已習慣或麻痺的印度人;不經意的真情流露,更能感同身受她的真實與誠懇。隔天,組織領著我們前往製作存錢筒的皮製工坊。工作者從劃皮、打料、片皮、鞣壓、染色、陰乾、磨亮、壓紋、剪裁、削邊、壓滾、貼邊、黏合、到加上竹棒支撐內部,每個步驟皆由雙手完成,機器無法取代。如此繁瑣步驟,才能完成一個不超過手掌大小的山羊皮存錢筒,購買者怎能不好好珍惜。

Freeset (started in 2001,Kolkata) freesetglobal.com 每條巷子都隱藏在打結的線團中,問了好幾次、來回走過好幾遍,終於抵達Freeset,一個協助性工作者脫離過往惡魘生活、建立維生能力的組織。沒有太多招呼,組織的同仁與各國義工推開門,就往自己的崗位上工。我們依循接待者的指示,靜靜坐在樓棟的天井下等待。半小時後,婦女們魚貫而入、肩倚著肩併同就坐。不一會兒,我們已被人群包圍。蓋過幾位小孩的抽慉哭鬧聲,充滿聖靈的讚頌與禱告已開始唱起,為工作當天許下美好祝福。

正坐著的這塊Sonagacchi(索納加奇)土地,是Kolkata最惡名昭彰的紅燈區。方圓幾里內,仍有超過10,000 的女性站在街頭,以出賣自己的靈肉為生。她們大多被惡質親人或人口販子,從尼泊爾、孟加拉、或印度各貧窮鄉村,拐賣於此。沒有選擇之下;不知父親為誰的女嬰,長大之後接續淪陷與母親相同的方式為生。 Freeset創辦人帶著妻小,離開紐西蘭的舒適生活,從學習當地的語言及文化開始。在沒有任何政府機構與組織幫忙之下,他將自己的理念與做法印在傳單上,到最危險的地方,遇人就遞上。慢慢從20位受薪婦女,直到今天160多位。孩童們安妥於組織附屬的托兒所與育嬰室內嬉玩,母親也能專心上班並就近關照。

過去滄桑,沒人過問。未經同意,禁止拍照。空間只流動著連續不斷的車縫踩踏聲。在這兒,我看到尊重。

Silence (started in 1979,Kolkata) www.indiamart.com/silence

仔細研究完蠟燭模具、正抬起頭準備趨前拍照,已有人貼心將其他伙伴拉開,用眼神示意開出一條路,讓我取景。端來的茶,杯緣結起水霧。正覺滑手之際,紙巾已不知從何方折好遞上。比劃語言的手,是飛舞的蝴蝶,處處展翅綻放。這兒的聽障工作者即使被隔絕聲音之外,但細微的毛髮是萬萬個雷達、是接受器、是發電機。有這份敏銳觀察與細膩貼心,為繭裹子生產的商品,想必也多了那麼多溫柔與愛。

Creative Handcrafts (started in 1984,Mumbei) www.creativehandicrafts.org 井然有序的樣布庫,一絲不苟的工作流程,讓我還以為是德國或日本的管理企業。Creative Handcrafts留著西班牙的血液,由1955年來到印度的Sister Isabel Martin所創立。宗教力量讓她看到貧民區婦女的困難與需求,並走入她們。取得信任後,開始教授裁縫技術,同時尋找外國買家,將藝品出口販售。至今Creative Handcrafts已是非常周全完善的組織。有紮實流暢的設計與生產線,並建立自己的膳食廚房。提供近百位工作者午餐之外,同時販售給附近的公司行號,賺取利潤並行回饋。社區有初學者的訓練中心、育幼院、課輔學校,並成立條件寬鬆的貸款銀行,以便工作者不時之需。

從組織高樓往下看,不遠處就是由鐵皮與塑膠布搭建的貧民窟。木板隔起的小房間,床上躺著年老的長輩。蹲在床旁的婦女,奮力刨出一座馬鈴薯小山,應該正要準備晚餐。門前男子將已看不出是什麼的機器開常剖肚,臉上獰著非修好不可的咬牙表情。漆闇無風擁擠矮窄的空間內,盡是守本分、努力生存的小市民。組織的投入,讓失婚、受暴、需要養家的婦女,得以為生。一旦政府哪天決定收回這塊非法之地,他們又能前往何處?

Tara Project (beginning in early seventies,Delhi) taraprojects.com Tara Project目前已由第二代接手經營。公司的佈告欄,貼著他們與各國交流的活動照片、及從事各項權力爭取的遊行海報;架上也依序擺好每期編印的組織刊物。投入之深,即可瞥見。 繭裹子即將問市的幾款項鍊,就是與此組織合作;故我們也前往幾家串珠工坊探訪。如同前幾個組織,工作空間皆整齊清潔明亮。附屬的育兒所、托兒教室、與訓練中心,都發揮該有的功能。區區10盧比(約台幣5元),就能到組織成立的診所看病。樓上的電腦教室,預約就可使用;並有老師在旁教導。 隔天約二小時的車程,來到位於Agra(阿格拉)的石工廠。望眼放去,每座機器不是掛著美麗花圈、就是灑上五彩花瓣。前方泥土插著幾柱線香,莫非是向機器拜拜?沒錯!今天是一年一度感謝機器的日子,因為他們相信有靈魂的生命都需要休息與被感謝。幾位值班師傅看我們遠道而來,便開機示範如何將西北印沙漠區來的巨石,做切割、染色、打磨、雕刻、拋光,製成每人手上溫潤光滑的心型紙鎮。

Noah's Ark (started in 1986,Moradabad)

http://www.noahsindia.com/en

讓繭裹子扛了17天、轉過四個城市、約150把竹柄牙刷,終於來到小朋友們手上。顧及全國超過70億人口使用塑膠牙刷、其廢棄物足以影響生態環境的憂慮,繭裹子先避開熊貓食用的品種,挑選天然帶有殺菌功效的竹子,並加塗天然蠟防潮,再以「買一享一」方式讓消費者購買同時也可多送一把給需要的孩子。在這物資貧乏的地區,孩童們手上拿的無非是他人用過、或為數十年的無毛破爛牙刷。被歡欣領下的牙刷,將負起照顧孩子們口腔的責任,讓皓齒的微笑繼續保持。

下午先被以泥沙為模具,每次都得將原來沙模打碎毀壞、再重塑製作的鑄鐵技術所震驚。接著在大雨及頻頻於泥濘中滑倒的驚險中,踏進偏遠的鐵工坊。Vinka與Liz對送來的樣品沒看上幾眼,反倒往廢棄區尋找。「師傅功力很強,什麼都能做。但過度的拋光與削整,反而與工廠的壓磨製作沒兩樣;動人的細節卻被犧牲。」Vinka搖頭說著。結果工坊自用的鐵編提籃、未完成的掛架,都被挖出。師傅雖然滿臉疑惑,但也願意嘗試另種做法;新的突破即將產生!

Aspiration International (started in 1981,Delhi)

www.aspirationinternational.com/index1.html

師傅手腳靈活交換不同粗細的木棒,精準從每個空隙間插入,再施以深淺交雜 的力道,在頂住的銅器身上壓出緊緻的曲線與溝紋。點火焊接、槌打細磨。數十道壓磨與搥煉,沈澱出潤澤的光芒與質感。 下午,家鄉近巴基斯坦(Pakistan)的大伯,把半人身高的七彩迎賓馬掛在身上,搖晃進場,逗得我們一行人樂不可支。當回收麻線、布邊、毛線堆在大伯眼前,娛樂感破表的他立刻回到原先大師身份,以目光也無法追上的速度,紮出一隻隻靈活靈現的動物。甚至連支撐紮偶身體內的竹條,也是大伯用鐮刀一口氣劈下、擷斷取成。這位已是國家籍、接受過無數媒體採訪報導的大師,至今仍操著佈滿硬繭的雙手,為身計繼續做著紮活。 Aspiration International目前已輪到第二代經營,是個富而好禮的家族企業。已在Google公司高就、正往電影事業邁進的公子,當天也請假在旁陪同,趁著難得機會參觀學習。創辦的Kapoor先生即使坐著輪椅、身上插著管子,仍堅持請我們到家中用餐,表達最高誠意。希望有機會能促成製偶大師來台,於國人眼前呈現驚人的手工技藝。

Kalatmak Handicrafts SHG Foundation (in Lucknow)

打開木盒、順好軸帶、手開始上下搖著,似乎即將會有什麼神奇東西出現。不是音樂,竟是一條柔白的棉線,從棉絮中斂整抽出。老祖宗的傳統紡紗技術,至今依舊運行。當年甘地主張的「不合作運動」,其中一項就是讓人民重拾此紡紗機,喚回印度人紡紗織衣的能力,以抵制英國從印度低價買入棉花、卻在製好成衣後高價賣回的不公平貿易。不知當年成立此工坊的甘地,是否也曾坐在這大樹下,與工作者一起勞動。

到了Lucknow(勒克瑙),當然要去看著名的chikan刺繡手藝。師傅把沾滿藍色染料的木章,順著美感依序蓋在衣上,接著由婦女一針一線來回穿刺縫繡。因機器無法將先前的染料洗去,依舊得由強而有力的洗衣工人,以不斷重複浸泡甩打的方式洗淨。 精湛的工藝,令人著迷。但整個製作過程,繭裹子希望有更清楚透明的交代,才能放心下訂。一旦決定合作,就是長久信賴的關係。因此合作之初會做更詳盡的觀察,每年也親自會前往探視,以確保對方是值得信賴的貿易夥伴。

-------------------------------------------------------------------------------

29天、六個城市、八趟飛機、四趟火車、與無數公里的車程與塞車時段,換來一幕幕珍貴難得的親眼見證。比起我這隨行小跟班,繭裹子成員更需承受好幾倍的考驗與壓力。該挑什麼印花、選什麼顏色、多大的尺寸、搭配後的質感、使用的方便性,無一不需要謹慎考慮。最後會堆在倉庫、還是一上架搶空的暢銷品,往往決定於當下所做的每個決定。直擊Vinka與Liz的深厚功力之餘,更佩服他們堅信的理念與作法。

旅途之際,台灣正因地溝油的爆發,鬧得沸沸騰騰。繼塑化劑、銅葉綠素、毒澱粉、混充米、瘦肉精…等問題之後,台灣依舊沒學到教訓。多數人民對於產品來源與過程,不太關心;只在乎更多、更快、更便宜。黑心食品,人見人罵。而壓榨童工與虐待勞工的血汗工廠,噴灑大量農藥、使用化學染劑的衣飾用品,未曾有對等的關注與約束。 公平貿易這社會性運動看似龐雜;但也能簡單到從瞭解與購買一件公平貿易商品開始。從中將發現世界如此豐富多元有趣,更需大家共同關注及愛護。至於我原先心中的疑惑有沒有解決;仍需因應不同的民情與發展,擷取與轉化。但公平、公義、尊重彼此的態度與作法,永遠是任何處事的不變原則。

#公平貿易 #公平貿易之旅遊記

Recent Posts
bottom of page